自主品牌汽车步入转型关口-凯发网站
“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汽车产业将带来哪些冲击?”10年前,提起汽车行业,人们关注最多的话题是国门敞开后,国内车企能否继续存活下去。
结局世人皆知。2010年,中国以超过1800万辆的年度产销量,蝉联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,自主品牌轿车市场份额也从2%提升至30%。
“独立自主品牌车企是否存在消亡的威胁?”如今,面对销量、市场份额、盈利能力下降的窘境,自主品牌汽车正面临着10年前类似的质疑和关注。
告别“黄金十年” 面临转型阵痛
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,前三季度,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445.29万辆,同比下降0.80%,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.26%,市场占有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.09%。其中,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219.15万辆,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9.13%,市场份额比上年同期下降1.17%。
一组细分市场终端零售数据的对比,也许更能够说明自主车企面临的转型阵痛。今年第三季度,有十款中高级轿车平均月销量超过8000台,它们全部是合资企业的产品,而在去年第三季度,只有六款合资中高级轿车平均月销量超过8000台。
同样遭遇挫折的还有中级车市场。去年第三季度,月均销量超过5000台的28款中级轿车中,自主品牌占了6款;而今年同期月均销量超过5000台的中级车同样有28款,其中,自主品牌减少到4款,而合资品牌则增加了2款。此消彼长中,不难看出自主品牌市场地位的弱化。
自主品牌赖以生存的小型车市场令人稍感欣慰,今年第三季度,平均月销量超越5000台的9款小型车中,自主品牌占据了3款,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款。
很显然,自主车企近年来树立品牌形象、提升品牌溢价能力、提高单车利润率、改善经营质量的种种努力,到目前为止并未能取得明显成效。
转变发展理念 重树自主信心
“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进入到新的转折时期。”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认为,改革开放30年来,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10年来,我国汽车工业靠旺盛的市场需求拉动,靠合作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,但没有进入成熟期,产业大而不强,自主品牌汽车综合竞争力弱,在研发设计、关键核心技术、品牌、零部件等方面仍处于较低的水平。必须转变发展理念,创新发展模式,才能实现从生产大国向创新强国的转变。
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看来,转变发展理念,创新发展模式,首先应该选择走创新驱动、内升增长的道路,在技术创新、研发上多下工夫,在质量、安全性、稳定性、舒适性上多下工夫,在提高汽车产品和汽车凯发网站的售后服务的附加值上多下工夫,而不是贪大求全,一味上项目、扩产能,以销量作为成败的唯一标准。
“如果说‘十一五’是资格赛,‘十二五’是选拔赛,‘十三五’就是自主品牌的淘汰赛。”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坦言,自主品牌面临的不是短期的市场问题,而是市场结构调整带来的长期阵痛,是低端起步带来的问题和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。面对挑战,寄希望于向政府寻求政策庇护,或是消费者的感情关爱,都极不现实,一定要尽快掌握关键技术,脚踏实地提高创新能力。
上海汽车执行副总经理陈志鑫指出,品牌溢价能力低、技术实力不强、车型竞争力较弱、市场份额下降……是自主品牌企业面临的最重要问题,但这些全方位综合实力的提升,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,而是一个长期的吸收、创新和提升的过程。“目前的艰难,是自主品牌发展历程上必须经历的阵痛,但这不能成为我们失去信心的借口。”